
“我是不是永远不会好了?”当双相情感障碍的阴影笼罩16岁的人生,当家长不愿接受生病的事实,当自己在放弃的边缘反复挣扎……
投稿人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北京安定医院,从每天吃20片药到基本停药,从无法生活到高考圆梦,从害怕“被社会抛弃”到接纳自己。这625天的康复之旅,都始于推开沙莎主任诊室那扇门的瞬间。

窗外已是金秋十月,柔软又温暖的阳光轻轻落在我肩头。生活渐渐归于平淡,可空气中慢慢添上的寒意,又将我的思绪拉回那个永远无法忘怀的冬天。
自从生病后,我已许久没敢提笔,只怕词不达意,更怕纸短情长,道不尽心底的感激。谨以此文,向沙莎主任,以及我在安定医院就诊期间所有给予我帮助的医护人员,致以最诚挚的谢意。
那是一段漫长又有些模糊的时光。2023年的冬天格外冷,受家庭与学校的重重压力影响,我的状况急转直下。那时的我,眼里的世界就像一部无声的灰白电影,没有一点色彩。我跨越一千多公里,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火车赶到北京,走进了北京安定医院的大门。
初见沙莎主任时,我心里满是忐忑,不知道推开那扇小门后会面对什么。陪我来的家长不愿接受我生病的事实,我也不知该怎么和他们沟通。可沙莎主任就像一颗定心丸,不仅耐心细致地询问我的症状,还特意单独和我的家长沟通,用专业知识慢慢说服了他们。从那天起,我才算真正踏上了求医之路。
那时我还是个十六岁的小姑娘,面对疾病的痛苦,总忍不住萌生放弃的念头。我常问她:“我是不是永远不会好了?”但沙莎主任总会坚定地告诉我:“你一定会越来越好的。”
每次面诊,我都能听见沙莎姐笑着问:“最近怎么样呀?”她一直密切关注我的情况:我轻躁狂发作时,她会精准控制用药;五六种药物联合使用时,她会仔细帮我调整药量,还逐一解释每种药的作用和注意事项;我难受时,她用自己的经历开导我;我坚持带病上学时,她会真心表扬我。那句“你太棒了”,至今仍是我人生中最温暖的话语。
每次见沙莎姐,我们都聊得很投机,我总是笑着从诊室走出来。
曾经无数次,我以为我的人生从确诊“双相情感障碍”的那一刻就毁了,我会慢慢“腐烂”“变质”,因为和别人“振动的频率”不一样,最终被社会抛弃。是沙莎姐一直鼓励我、支持我,陪我一点点走出来。如今两年过去,我从最开始每天吃二十片药,到现在基本停药;从当初无法学习、无法正常生活,到今年高考考了578分,考上了朝思暮想的大学。
站在大学校园里回望高中生病的日子,那段时光很长、很痛苦,但因为有北京安定医院、有沙莎主任,我不仅拥有了一段特殊的成长经历,还渐渐长出了独属于自己的铠甲。或许我和北京安定医院,和沙莎姐真的有缘分:高考前一天,我偶然刷到北京安定医院小红书账号发布的内容——正是沙莎姐分享的考前焦虑缓解指南。那篇指南像定心丸一样给了我勇气,我就这样满怀信心地走进了考场。
今天,是我开始就医的第625天。每当想起过去的痛苦与艰难,我都格外珍惜现在的幸福与平静。如今的我,终于能感受到生活里的小美好,能正常学习、正常生活;我不再害怕一个人,不再害怕被惊恐、妄想与幻觉包围,也不再害怕“会不会一辈子治不好”。我学会了接纳这个世界,也学会和情绪偶尔的小波动共存,不再苛待自己。也想告诉和我有相似经历的人:请相信医院,相信医生,更要相信自己。纵然前路依旧有艰险,我们也终将跨过远山迢遥,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。
在此,我再次感谢北京安定医院的沙莎主任,以及所有医护工作人员。笔墨再多,也写不尽我心中的感激。您用仁术为我拨开病痛的迷雾,更用仁心为我点亮康复的曙光。春风化雨,润物无声;医者仁心,我会永远记在心里。
承百年医脉,守京城心安;纳八方英才,护华夏精神。最后衷心祝愿北京安定医院根基永固,事业长青!
一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
敬上
二〇二五年秋
625天,从灰白电影到彩色人生,从怕一辈子治不好到拥抱大学时光,这份改变来源于沙莎主任每一次耐心问诊、每一句“你太棒了”的鼓励,以及北京安定医院医护人员无声的守护。投稿人多次说明,自己的笔墨或许有限,但在字里行间我们已经深深地体悟到新生的力量,这份“重生”早已胜过千言万语。愿所有相似经历的人都能记得:纵然前路有艰险,只要不放弃,终能跨过远山,迎来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!

博星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