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转自:长江日报
东风汽车研发总院人工智能实验室执行负责人黄睿:
为智能汽车装“大脑”
黄睿博士。
□ 长江日报记者徐丹 通讯员顾盛炜 王雪勤
10月14日清晨,东风汽车研发总院人工智能实验室内,执行负责人黄睿博士正专注查看当前模型训练遇到的问题。屏幕上,模型测试结果不断跳动,摄像头精准捕捉着模拟驾驶场景的每个细节。“我们所做的开发,就是要让汽车不仅能‘看见’,更要能‘理解’。”他说。
这位土生土长的武汉工程师,先后在香港理工大学攻读电子信息工程、在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。2022年回到家乡,加入东风汽车研发总院。“东风汽车正经历电动化、智能化、国际化的三大跃迁。我希望帮助东风自主汽车事业在智能化赛道上实现突破。”
2023年9月,黄睿带领团队投入首个量产项目——驾驶员与乘员监测系统的研发。该系统通过座舱内摄像头识别驾驶员状态,能在检测到疲劳驾驶时及时提醒,还能通过手势控制车机功能,实现播放音乐、拍摄照片等操作。
“手势识别是最大的挑战之一。”黄睿回忆,一些不经意的手势容易带来误触发。为此,团队在不同时间、光线条件下轮班采集数据,最终建立起包含数十万张图片的数据集。经过三个月优化,系统在响应速度和识别准确率上均达到领先水平,目前已搭载在东风奕派eπ007、eπ008等车型上。
今年4月,团队实现新的突破——开源了行业内最大规模的端到端自动驾驶数据集,包含100多万组图片和激光雷达数据。黄睿表示,这相当于为行业提供了“教科书”,高质量数据集将加速端到端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进程。
这些突破离不开公司的战略支持。今年,东风汽车研发总院整合成立人工智能开发中心,集中力量推进智能化转型。在上海车展发布的“天元智能”技术品牌和“太极大模型”为团队指明了方向。“天元取意围棋棋盘中心,象征着以用户为中心的智能化理念。”黄睿解释道。
通过每周技术分享会和前沿AI工具培训,黄睿所在的团队始终保持着创新活力。展望未来,黄睿描绘了“汽车具身智能体”的蓝图——让汽车成为能够主动思考、感知和行动的智能体,通过统一“大脑”协调驾驶与座舱功能。“就像给汽车装上会思考的大脑,它不仅能辅助驾驶,更能理解乘客需求。”
夜幕降临,实验室依然灯火通明。服务器持续运转,新一版模型正在训练。在这条智能汽车的赛道上,黄睿和团队正向着2026年实现“汽车具身智能体”的目标全力进发。
博星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